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H3C交换机配置远程管理配置
阅读量:5239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14

本文共 332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1 分钟。

H3C交换机配置远程管理配置
1,WEB方式
『WEB方式远程管理交换机配置流程』
首先必备条件要保证PC可以与SwitchB通信,比如PC可以ping通SwitchB。
如果想通过WEB方式管理交换机,必须首先将一个用于支持WEB管理的文件载入交换机的flash中,该文件需要与交换机当前使用的软件版本相配套。WEB管理文件的扩展名为”tar”或者”zip”,可以从网站上下载相应的交换机软件版本时得到。
需要在交换机上添加WEB管理使用的用户名及密码,该用户的类型为telnet类型,而且权限为最高级别3。
注意,在将WEB管理文件载入交换机flash时,不要将文件进行解压缩,只需将完整的文件载入交换机即可(向交换机flash载入WEB管理文件的方法,请参考本配置实例中交换机的系统管理配置章节)。
【SwitchB相关配置】
1.查看交换机flash里面的文件(保证WEB管理文件已经在交换机flash中)
dir /all
Directory of flash:/
-rwxrwx 1 noone nogroup 442797 Apr 02 2000 13:09:50 wnm-xxx.zip
2.添加WEB管理的用户,用户类型为”telnet”,用户名为”huawei”,密码为”wnm”
[SwitchB]local-user huawei
[SwitchB-luser-huawei]service-type telnet level 3
[SwitchB-luser-huawei]password simple wnm
3.配置交换机管理地址
[SwitchB]interface vlan 100
[SwitchB-Vlan-interface100]ip addr 192.168.0.2 255.255.255.0
4.对HTTP访问用户的控制(Option)
[SwitchB]ip http acl acl_num/acl_name
相关学习帖:
2,TELNET方式
【TELNET密码验证配置】
只需输入password即可登陆交换机。
1.        进入用户界面视图
[SwitchA]user-interface vty 0 4
2.        设置认证方式为密码验证方式
[SwitchA-ui-vty0-4]authentication-mode password
3.        设置登陆验证的password为明文密码”huawei”
[SwitchA-ui-vty0-4]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huawei
4.        配置登陆用户的级别为最高级别3(缺省为级别1)
[SwitchA-ui-vty0-4]user privilege level 3
5.        或者在交换机上增加super password(缺省情况下,从VTY用户界面登录后的级别为1级,无法对设备进行配置操作。必须要将用户的权限设置为最高级别3,才可以进入系统视图并进行配置操作。低级别用户登陆交换机后,需输入super password改变自己的级别)例如,配置级别3用户的super password为明文密码”super3”
[SwitchA]super password level 3 simple super3
【TELNET本地用户名和密码验证配置】
需要输入username和password才可以登陆交换机。
1.        进入用户界面视图
[SwitchA]user-interface vty 0 4
2.        配置本地或远端用户名和口令认证
[SwitchA-ui-vty0-4]authentication-mode scheme
3.        配置本地TELNET用户,用户名为”huawei”,密码为”huawei”,权限为最高级别3(缺省为级别1)
[SwitchA]local-user huawei
[SwitchA-user-huawei]password simple huawei
[SwitchA-user-huawei]service-type telnet level 3
4.        在交换机上增加super password
[SwitchA]super password level 3 simple super3
【TELNET RADIUS验证配置】
以使用华为3Com公司开发的CAMS 作为RADIUS服务器为例
1.        进入用户界面视图
[SwitchA]user-interface vty 0 4
2.        配置远端用户名和口令认证
[SwitchA-ui-vty0-4]authentication-mode scheme
3.        配置RADIUS认证方案,名为”cams”
[SwitchA]radius scheme cams
4.        配置RADIUS认证服务器地址10.110.51.31
[SwitchA-radius-cams]primary authentication 10.110.51.31 1812
5.        配置交换机与认证服务器的验证口令为”huawei”
[SwitchA-radius-cams]key authentication huawei
6.        送往RADIUS的报文不带域名
[SwitchA-radius-cams]user-name-format without-domain
7.        创建(进入)一个域,名为”huawei”
[SwitchA]domain huawei
8.        在域”huawei”中引用名为”cams”的认证方案
[SwitchA-isp-huawei]radius-scheme cams
9.        将域”huawei”配置为缺省域
[SwitchA]domain default enable huawei
【TELNET访问控制配置】
1.        配置访问控制规则只允许10.1.1.0/24网段登录
[SwitchA]acl number 2000
[SwitchA-acl-basic-2000]rule deny source any
[SwitchA-acl-basic-2000]rule permit source 10.1.1.0 0.0.0.255
2.        配置只允许符合ACL2000的IP地址登录交换机
[SwitchA-ui-vty0-4]acl 2000 inbound
3,SSH方式
1. 组网需求
配置终端(SSH Client)与以太网交换机建立本地连接。终端采用SSH协议进行登录到交换机上,以保证数据信息交换的安全。
2. 组网图(略)
3. 配置步骤(SSH认证方式为口令认证)
[Quidway] rsa local-key-pair create
&  说明:如果此前已完成生成本地密钥对的配置,可以略过此项操作。
[Quidway] user-interface vty 0 4
[Quidway-ui-vty0-4] authentication-mode scheme
[Quidway-ui-vty0-4] protocol inbound ssh
[Quidway] local-user client001
[Quidway-luser-client001] password simple huawei
[Quidway-luser-client001] service-type ssh
[Quidway] ssh user client001 authentication-type password
SSH的认证超时时间、重试次数以及服务器密钥更新时间可以采取系统默认值,这些配置完成以后,您就可以在其它与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的终端上,运行支持SSH1.5的客户端软件,以用户名client001,密码huawei,访问以太网交换机了。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gergro/archive/2008/05/08/1188916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hihoCoder 1233 : Boxes(盒子)
查看>>
oracle中anyData数据类型的使用实例
查看>>
C++对vector里面的元素排序及取任意重叠区间
查看>>
软件测试——性能测试总结
查看>>
12.4站立会议
查看>>
Java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原因和解决方法
查看>>
客户端访问浏览器的流程
查看>>
codeforces水题100道 第二十二题 Codeforces Beta Round #89 (Div. 2) A. String Task (strings)
查看>>
c++||template
查看>>
[BZOJ 5323][Jxoi2018]游戏
查看>>
编程面试的10大算法概念汇总
查看>>
Vue
查看>>
python-三级菜单和购物车程序
查看>>
条件断点 符号断点
查看>>
VMware12 + Ubuntu16.04 虚拟磁盘扩容
查看>>
水平垂直居中
查看>>
MySQL简介
查看>>
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(Bridge)
查看>>
jquery的$(document).ready()和onload的加载顺序
查看>>
Python Web框架Django (五)
查看>>